“無人駕駛礦卡準備發車,現場注意清場!”隨著對講機里傳來指令,現場十幾輛無人駕駛礦車在鳴笛之后依次發車。位于礦場外圍的無人駕駛智能云控中心的大屏上,實時顯示著無人駕駛礦卡的定位和自主運行路徑。得益于5G技術的加持和智能化建設的持續推進,采煤工作目前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近年來,中國電信運用5G等新興通信技術,不斷賦能煤礦工業實現現代化轉型升級,用通信力量助力我國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“自從礦區5G全覆蓋之后,我們也用上了很多智能化設備。比如邊坡監測、巡檢機器人、無人機,還有智能視頻監控等設備。總體來說減少了人員勞動力,也降低了礦上的一些安全隱患。同時通過5G我們也使用上了無人礦卡,從2020年開始建設到目前已經有36輛礦卡在進行作業,日產量可以達到1.2萬噸。”準東露天煤礦機車管理部智能云控中心李主任說道。
中國電信智慧化礦山建設惠及新疆昌吉,在國家第十四個煤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——準東開發區,礦區采礦用上了更加先進的設備。中國電信新疆昌吉分公司積極探索5G賦能的新型基礎設施在企業生產中的應用,將5G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,為工業制造業插上了智慧的翅膀。
李主任所屬的智能云控中心,就仿佛整個煤礦的大腦神經中樞,在這里發出的各種指令從根本上保障著整座煤礦的安全生產工作。中心內的大屏正顯示著邊坡監測、機器人巡檢和無人駕駛情況,它實時更新著各種監控畫面及數據,從多個角度反映煤礦的實時生產態勢,工作人員則可以通過在電腦上操作,實現遠程控制,坐在辦公室里采煤的愿望,在這里成為現實。
“引進了5G技術,我們那些操作基本上坐在辦公室里就能實現,有的甚至解放了工人的雙手,現在這樣充滿科技感的礦山確實是我們以前不敢想象的。”來自準東露天煤礦的一線職工說。智能云控中心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,對礦山的每一寸土地進行精準管理;多臺機械、車輛、預警雷達和機器人協同作業,井然有序。
多年來,準東露天煤礦大力釋放高新技術的創新潛能,加強5G、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與礦山建設的深度覆蓋與融合。依托中國電信5G建設,該礦實現了煤炭采掘環節的遠程遙控作業,在數字技術的助力下,礦場運輸人員減少80%,工作時長增長20%,實現了7*24h常態化無人作業。5G網絡如同工業生產的神經系統,將礦場、運輸、設備、工人等緊密地連接在一起。
中國電信新疆昌吉分公司相關負責人杜經理介紹說:“智慧礦山建設以來,我們通過5G基站的加強,利用5G技術的大帶寬、低時延的優勢,大大減少了人工巡檢的次數。目前礦區總共是32個基站,這些年通過逐步解決盲點,基本達到了我們4/5G的全礦場的全覆蓋。”
中國電信與準東露天煤礦強強聯合,利用5G通信技術,加快推動工業機械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建設,推動新質生產力在礦山領域發展應用。礦區生產效率逐步提高,準東開發區正在探索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質量的發展路徑。
當前,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演進,人工智能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量子科技等新技術迅猛發展,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重要支撐。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,運用高科技、實現高效能、產出高質量。下一步,中國電信新疆昌吉分公司將繼續運用5G、 AI、大數據等技術繼續賦能礦業生產,運用更加智能化、綠色化、個性化的智慧建設,逐步賦能智慧礦區踏上新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