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8月中旬,慶陽算力中心算力規模突破1.3萬P,經濟效益與社會影響逐漸凸顯。
自2023年8月底算力中心投產以來,在慶陽市委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中心搶抓“東數西算”工程國家重大戰略的政策機遇,依托慶陽市招商引資、集群建設平臺優勢,久久為功,算力規模、產業生態齊頭并進。
一是慶陽算力中心已經完成了大規模GPU服務器和先進存儲設備的部署,算力規模顯著提升,算力池突破15000卡,算力規模達到13000P,為區域乃至全國的算力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二是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,與AI、大模型等國內頭部算力企業展開深度合作,對AI訓練、推理形成深層次的應用,為燧弘科技、憨猴科技、藍耘科技、首云科技等業界上百家大模型企業提供算力服務,共同推動綠色算力大底座的落地實施。這不僅提升了慶陽市的數字經濟水平,也為京津冀、長三角的算力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撐。
三是聯合中電萬維共同研發的16個行業應用大模型逐步上線運營,這些大模型將在各自的領域內發揮重要作用,賦能數字政府、生態環保、數字生活、云辦公、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,推動算力服務的廣泛應用,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賦能科技創新,提升社會治理能力。“全省文旅產業數字化服務平臺”已于6月份上線運營,標志著中國電信在文旅數字人領域的積極布局和探索,其通過融合5G、VR、AR、AI等先進技術,為文旅行業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和服務。目前,慶陽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的主要算力資源已全部售罄,這不僅體現了中國電信作為央企的實力和擔當,也為慶陽市乃至全國的數字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。
隨著以AI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,算力作為新質生產力已成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。慶陽智能算力中心將有效承接東部算力需求,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,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,為數字經濟和算力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,帶動數據中心、運營維護、設備制造、軟件開發等多個領域等相關產業鏈發展。提升區域經濟活力,為推動慶陽產業轉型升級和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電信力量。